欢迎光临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化管理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科研动态

新闻动态

科研动态

国家海水鱼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谈如何扭转海水鱼养殖弱势

发布日期:2018-04-04 14:24:07 总浏览量:126 来源:中国渔业报

前不久,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海水鱼体系)建设启动会暨海水鱼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这意味着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大黄鱼、石斑鱼、海鲈、卵形鲳鲹、军曹鱼、河鲀等9大主养品种此后拥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来协同发展。据了解,海水鱼体系由原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扩容而成,原鲆鲽类体系专用养殖网箱岗位科学家及体系秘书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关长涛研究员任新体系首席科学家。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在全国海水养殖总产量中所占比率只有7%,在鱼、虾、贝、藻四大类海水养殖中,产量最低。鉴于此,关长涛认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海产鱼类产量减少不应该是减养殖产量,而是应该减捕捞产量,这显然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而捕捞产量的减少,如减少捕捞产量200万吨~300万吨,就要靠发展海水鱼类养殖来补充。所以,海水鱼类养殖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会面临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作为海水鱼体系首席科学家,如何在体系搭建起始之年带领团队做好能支撑起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技术支撑,将海水鱼养殖的弱势逐渐扭转,研讨会上,笔者采访到新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

  笔者:目前,农业部将原来的鲆鲽产业技术体系扩充为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能否介绍一下新体系变化情况?

  关长涛:自2008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面启动建设以来,体系建设有力支撑了国家粮食连年丰产、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被认为是农业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管理创新,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十三五”期间,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的新要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也做了优化和调整。水产品作为农业部“十三五”期间要加强推动发展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之一,体系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和完善。“鲆鲽类体系”扩容为“海水鱼体系”就属于调整比较大的体系之一。

  海水鱼体系在原来鲆鲽类体系的3大主养品种、11个岗位和10个综合试验站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容,包含9个主养品种(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大黄鱼、石斑鱼、海鲈、卵形鲳鲹、军曹鱼、河鲀),6个研究室(遗传改良、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养殖与环境控制、加工、产业经济研究室),29个岗位和19个综合试验站,养殖区域也由黄渤海沿岸拓展至全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
人员方面,岗位科学家增加了18名,综合试验站站长增加了9名;经费方面,原鲆鲽类体系的年经费为1300万元,扩容为海水鱼体系后,年经费增加到3010万元。

  笔者:扩充之后,体系所辖产业的产值将增大到多少?

  关长涛:产值只能是个估算值,因为近年来海水鱼养殖产量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鱼产品价格方面虽有波动,但变化不是很大。原来的鲆鲽类三大品种的最高年产量为14.05万吨,年产值约70亿元。扩容为海水鱼体系后,海水鱼目前的产量为134.8万吨,年产值约650亿元~700亿元。

  笔者:新体系在“十三五”中有哪些规划,将重点解决哪些产业问题?

  关长涛:“十三五”期间,农业部对渔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但对于海水鱼类养殖业,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16年,我国海产鱼类(包括捕捞和养殖)总产量为1053.51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134.76万吨,也就是说,我国海产鱼类中的养捕结构为13∶87,这与全国水产品养捕结构(74.5∶25.5)相比,海水鱼的养、捕结构严重失调。另外,目前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在全国海水养殖总产量中所占比率只有7%,在鱼、虾、贝、藻四大类海水养殖中产量最低。

  鉴于此,我们认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海产鱼类产量减少不应该是减养殖产量,而是应该减捕捞产量,这显然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而捕捞产量的减少,例如减少捕捞产量200万吨~300万吨,靠什么来补充,就要靠发展海水鱼类养殖。因此,我们提出了“十三五”我国海水鱼养殖产业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及体系建设任务,以“绿色发展、增产增收、提质增效、富裕渔民”为发展定位,体系建设任务为:面向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制约产业的突出问题,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集成、试验和示范,突破制约瓶颈,为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持续技术支撑,努力实现“生态友好、生产发展、设施先进、产品优质”的产业发展目标。
  
  具体做法一是要摸清家底,搞清楚我国海水鱼养殖目前到底有多少个养殖品种,各品种的产量是多少,每个品种的养殖模式和规模及各模式的产量;二是在分析“家底”数据的基础上,统筹主要养殖品种与养殖模式的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系统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三是要规划好体系重点研发任务;四是要有效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体系专家力量强、龙头企业多、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组织体系任务的联合攻关,创新产业技术,突破制约瓶颈,强化示范带动,完成既定目标。

  “十三五”期间,海水鱼体系针对目前海水鱼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七项具体任务,其中,两项为体系曾面对重点任务,五项为功能研究室的重点任务。

  体系重点任务一是海水鱼类主要养殖模式的工程优化与示范。重点解决面广、量大的近海网箱、传统池塘和工厂化流水养殖的产业升级问题,建立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提升产业形象和产品质量,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海水鱼类深远海养殖模式构建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发展养殖工船、智能化养殖平台等深远海养殖模式,拓展海水养殖新空间,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实施。

  功能研究室重点任务一是海水养殖鱼类种质资源评价与新品种培育,着力构建海水鱼种业体系。二是海水鱼饲料新型蛋白源开发及利用,重点解决鱼粉、鱼油蛋白原替代问题,缓解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三是海水鱼类重要疾病疫苗的创制与应用,针对海水鱼类养殖中的重要病害创制疫苗。四是海水鱼加工、贮运与质量保障技术,重点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加工、电商、超市及出口产品份额。五是海水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与市场分析研究,重点是为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布局优化等提供决策依据。
  
  养殖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的提升及发展是需要过程的,绝不可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期望通过海水鱼体系以上研发任务的实施,到2020年,达到以下产业提升的预期目标:一是实现海水鱼养殖总产量增长20%~30%;二是规模化近海网箱和岸带池塘养殖对海洋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大面积病害疫情发生率减少40%;三是增强深远海养殖拓展能力,建立真正走向深远海养殖的示范工程;四是配合饲料使用率提高15%;五是海水鱼养殖良种化率提高20%;六是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加工、电商、超市及出口产品份额明显提高;七是高端养殖模式(工厂化、深水网箱和养殖工船等)产能贡献率由目前的24%提升到35%以上。

  笔者: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在总量中的占比较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关长涛:虽然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在过去的20多年中产量增加了100多万吨,但从我国水产养殖总体来看,海水鱼养殖产量在水产品总量中占比还是非常低。2016年,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量134.76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量(6901.25万吨)的1.9%,占海水养殖总产量(1963.12万吨)的7%。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提出,海水鱼养殖不是“减”的问题,而是要“增”,要通过增加海水鱼类养殖产量来补充压减的近海捕捞产量,这也是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和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必然选择。分析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在水产品总量中占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海水鱼类养殖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相对起步较晚,我们平常提到四大类海产品时都习惯说鱼、虾、贝、藻,但我国海水养殖四次浪潮的排序却是藻、虾、贝、鱼。也就是说,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兴起相对较晚,时间不长。

  二是我国海洋自然渔业资源中,海水鱼类的年捕捞量超过了1000万吨,我国大众化消费的海水鱼,如带鱼、鲅鱼(学名蓝点马鲛)等,都是来自于捕捞自然渔业资源,而养殖的主要是自然资源较少、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鱼种类(如大黄鱼、石斑鱼、鲆鲽类等)。实际上是对捕捞自然资源的一种补充,如仅从国内市场需求来看,若保持海水鱼类总量不变,那么这个补充量将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和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而增加。

  三是部分海水鱼类的养殖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包括亲鱼的获得与培育、苗种的人工繁育、饵料转换与养成饲料等。

  四是目前我国养殖的海水鱼类多以鲜活消费为主,品种多而杂,没有形成类似挪威大西洋鲑和中国罗非鱼这样的国际化大品种,鲜活消费市场基本就那么大,好一点的发展到10万吨左右基本就开始走下坡路(供给过多,市场价格下降,养殖业下滑)。因此,如何通过加工和引导消费及销售方式的转变来培育一两个国际化的大品种,是我们海水鱼产业今后要努力推动的一项工作。

  笔者:您认为国内海水鱼类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关长涛:我们对1990年到2016年的27间我国海水鱼养殖产量做了一个统计。1990年,我国的海水鱼养殖产量只有4.3万吨,到2016年则增加到134.8万吨,应该说,近20多年中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增加了130多万吨,从技术到产业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目前的问题也比较多,我个人认为,海水鱼类养殖产业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缺少拉动产业大发展的国际化品种。目前,我国有一定规模养殖的海水鱼类近30种,品种多而杂,未能形成一个类似挪威大西洋鲑、中国的罗非鱼等这样的国际化品种。

  二是主养模式与产业技术亟待升级。目前,我国在海水鱼类养殖产业中仍以传统、粗放、低效能的养殖方式(近海小型网箱和近岸传统池塘占70%以上)为主,养殖设施陈旧、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形象不佳、养殖环境不断恶化以及缺氧造成大面积死鱼、抵御灾害(高温、低温、台风等)能力差、病害频发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主导养殖鱼类的良种选育研发滞后。主养品种的种质退化严重,良种覆盖率较低,尤其缺乏抗病、抗逆新品种。目前海水养殖鱼类中,申报审定的新品种有10个,但多集中在鲆鲽类(6个)。

  四是深远海适养空间拓展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深远海养殖工程装备落后、保障能力弱、适宜养殖品种与相应养殖技术研发滞后等。
  
  五是健康养殖应急机制与保障措施缺乏。疾病防控缺乏有效手段,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配合饲料的普及率不高等。

  六是产业链末端的加工产品开发不足,市场拓展受限。目前仅有大黄鱼、河鲀、卵形鲳鲹、鲈鱼等有加工产品,但规模都不大。没有后续的加工、超市、电商等产品拉动,仅靠鲜活产品,产业肯定做不大。

  七是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笔者:海水鱼养殖中使用冰鲜鱼饵料还比较多。据您了解,国家对使用冰鲜鱼养殖持什么态度?

  关长涛:目前,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中冰鲜鱼(鲜杂鱼)饵料的使用量的确占了一定的比例。大家知道,我国现有养殖的海水鱼类中绝大多数属“肉食性”鱼类(植食性、杂食性鱼类比较少),其显著营养特点是需要高达30%~60%的饲料蛋白质,所以在海水鱼养殖发展初期投喂冰鲜杂鱼是解决养殖饲料问题的有效方案。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大量鲜杂鱼的投喂就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如饲料浪费、水环境污染、成本增加以及加剧幼鱼捕捞而导致的渔业资源破坏等。因此,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非常反对以冰鲜杂鱼作为饲料投喂的,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养殖生产中推广使用配合饲料。

  就目前来看,虽然尚未全面禁止养殖生产中冰鲜杂鱼的投喂,但随着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禁止冰鲜杂鱼投喂将是必然趋势。

  笔者:在海水鱼养殖上领先的国家,从产业体系层面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可借鉴的?

  关长涛:世界上海水鱼类设施养殖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挪威、日本和美国等。其中挪威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海水网箱养殖最具成功的典范。自二十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试养大西洋鲑获得成功,海水网箱从无到有,发展成为世界上网箱养殖技术最成熟、发展最迅速、效益最好的国家,2015年养殖产量131.46万吨(其中94.5%为大西洋鲑,即三文鱼),产值超过50亿美元,海水网箱养殖成为挪威国民经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挪威海水鱼类养殖值得我们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根据国情和海况条件找到适宜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首先,挪威三文鱼的养殖产量几乎相当于中国所有海水鱼养殖产量的总和,并将其打造成全球消费的国际化品种;其次,挪威根据其多峡湾、无台风的优越深水海域条件,发展以深水网箱为主体的海上工程化养殖。

  二是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投入。挪威的三文鱼养殖每年将养殖总产值的5%(约1.5亿美元)返回用于开发研究,可以想象,挪威开发经费的雄厚。
三是注重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挪威的三文鱼养殖以高性能的网箱及配套设施、工程与控制技术为基础,集成生物工程育种、健康苗种生产、优质饵料、鱼病疫苗与免疫、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产品加工和国际化品牌的打造等多项产业关联技术,综合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挪威的海水网箱养殖从近岸浅海海域发展到远岸深水区域,从周长小于40米的小型网箱发展到周长达160米~200米以上的大型网箱,养殖成本也从10多年前的53挪威克朗/公斤下降到16挪威克朗/公斤。

  四是注重技术创新。挪威在深海养殖设施与工程技术方面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继HDPE圆形网箱、大型钢结构框架网箱、TLC张力腿网箱、自翻转式网箱之后,近年来,挪威在发展海水鱼离岸养殖方面大胆创新,设计并投资建造了国际首例半潜式全自动现代化三文鱼养殖装备(半潜式深海养鱼场),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深海养殖设施,设计养鱼量150万尾,具备远海鱼类养殖与输送、饲料储藏和投放、智能化管理与运营等功能,实现了全自动化运作。此外,挪威还最新设计了一种称为“巨蛋”的养殖设施和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深海养鱼工船,这两个设施虽然目前仍处于试验或概念设计阶段,但可以看出,挪威在推动产业不断进步与发展方面的创新意识。